站滿重建街-林根木2  

(圖/林根木)

時光回朔到兩年前,2010年初夏。

一場透過臉書號召的集體行動,千人守護淡水老街。

透過媒體傳播,許多人認識淡水「重建街」。

階梯街道,河港山城,登臨至此,遠眺觀音山淡水河美景,近觀滬尾漢人生活足跡。

原來這條重建街,已經有兩百三十年歷史。

DSC094042  

重建街是我陌生又熟悉的故鄉。

七十五年前,我的阿嬤帶著子女,從淡水人口中的「山頂所在」

(今義山里下圭柔山)遷徙到重建街十四號定居。

離開了熟悉農業生活,進入當時工商薈萃、教育發展的淡水鎮區。

子女們求學順利,分別就讀女子師範、建中台大,成為社會有用的人。

小時候我在北市成長。猶記得阿嬤帶著我們搭北淡線火車,回到重建街拜訪親友。

六零年代,重建街上還有許多傳統雜貨店。小美冰淇淋、黑松汽水,

伴隨著紅磚窄巷、巨大無比的石頭公,是童年時對於重建街的美好印象。

一年前,我回到重建街14號,設立香草街屋,幻想複刻老淡水最美好的時光。

我的家族故事,只是這條老街眾多故事的一個縮影。

DSC094902  

老街是記憶的載具,記述著無數時代變遷的人情故事。

位於老街福佑宮旁的重建街,是淡水最早的街道,前清漢人在滬尾開發重要據點。

西元1783年,淡水最早廟宇福佑宮落成,從廟兩側衍生街道,

並向上延伸至崎仔頂,當時稱為九崁街,就是現今重建街的起源。

福佑宮裡有個「望高樓碑」,記載十八世紀時,淡水大家族聯合在今天沙崙一帶(昔稱假港),

設立望高樓燈塔,供來往淡水港口船舶使用,並收取燈塔規費。

當年漢人經商謀略,民間士族凌駕官府,在現今的重建街周邊街道,史蹟斑斑可考。

西元1860年,<天津條約>讓滬尾成為國際通商口岸。當年重建街口的渡船頭,

桅帆林立,商賈雲集,尤以茶葉、木材、皮革等貿易尤為興盛。

重建街上文武百市齊備,從出生到死亡的日常用品,均可在此購足,呈現熱鬧市集風情。

繁華市況,也成為名人聚落。士族豪門事業有成,對民間信仰更為虔誠。

也造就漢人街區裡,「三步一廟,五步一宮」的奇特景象。如今大戶人家多已搬遷,

但依舊興盛的廟宇祭祀與大拜拜習俗,在淡水民間仍賡續傳承。

 

漢洋交融 為淡水增添風華

西元1872年加拿大籍馬偕牧師登陸淡水,開啟淡水醫療、教育的新文明;

西元1895年日本領台,展開殖民統治,但也奠定淡水現代化發展基礎。

自此,淡水市街發展模式底定,漢洋兼容的宗教文化,讓淡水呈現多元包容風情。

然而,以現代角度回朔滬尾發展史,洋人區塊留下建築、規章制度與現代觀念,

漢人區塊的地域發展史,則掩沒在洋人歷史功業下,讓淡水發展史短淺了整整一百年。

西元1945年,日本戰敗,國民政府領台。

隨交通發達,階梯式老街,逐漸沒落,昔日繁榮河港山城,榮景不再。

1969年的一紙都市計畫,要拓寬重建街成十米寬「六號」道路,方便車輛進入清水祖師廟。

但車道要通過崎仔頂的狹隘山腰,必須規畫高架道路,才能順應計劃藍圖。

由於要在淡水第一古廟福佑宮上方蓋橋,不但影響景觀,陡坡上施工難度也高。

施工單位由淡水鎮公所提升為台北縣政府工務局,

也把道路施作與否的政治角力場,由地方提升至縣政府層級。

進入廿一世紀,淡水線捷運通車引入人潮,商家翻新古厝,

對中正路老街景觀影響甚大,觸動淡水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意識。

在淡江大學、淡水社大、淡水文化基金會等單位努力下,於重建街籌辦工作坊,

引入社區營造觀念,由在地居民自發規劃街道議題,呼籲政府重視老街保存。

IMG_41032  

創意市集  複刻當年繁華風貌

2009年,淡水文化基金會與淡水街道文化促進會在重建街舉辦「創意市集」,

成功吸引上千名民眾走入重建街,認識老街歷史風情,並形成口碑。

2010年中,傳出台北縣政府要在年底拆除重建街的計劃。

同年五月底,在地攝影師阿忠哥透過臉書發起千人「站滿重建街」運動,

末代台北縣政府終於決定,保留重建街的前中段(30號以前),

僅拆除與拓寬後段街區。次年中道路完工後,經過拓寬的重建街,老街風貌盡失。

淡水第一老街—重建街有兩百三十年歷史,見證淡水漢人發展軌跡。

短短兩、三百公尺的街道上,有五個古蹟,兩個歷史建築,規模集中,可謂全台僅見。

如果沒有了這條老街,無數老故事將失去現地參照的舞台。

失根的淡水將宛若淡水河上漂流的浮萍,無以為家。

淡水。不能沒有,自己的老街!

arrow
arrow

    CJSMark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